化学教学往往以其独有的奇妙无比的现象,吸引学生的注意力。新教材中丰富、精美的插图增添了化学学科的趣味性,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,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,学生在领到化学教材时,都怀着一颗好奇心,把教材从头到尾翻个遍,被一幅幅形象生动的插图所深深吸引,教师就应牢牢抓住这一教学的好时机,在上第一节化学课时结合教学中的内容来激发学习的欲望。如教材封面底纹是什么?学生迷惑,教师指出,这些实际上是构成物质的、肉眼看不见的分子、原子的图象,学生顿时兴致勃勃、神情专注;再如第一单元“走进化学世界”的插图,是一幅小猫栖息在高温火焰之上的插图,学生们看到这张插图时,就产生强烈的探究未知事物的欲望,这时老师可创设情境,问学生为什么小猫站在温度这么高的火焰上却安然无恙吗?学生充满了好奇与渴望,老师指出小猫是站在用具有绝热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隔热板上,并向学生说明化学是材料科学的基础。此刻学生情绪高涨,兴趣更加浓厚。让学生在惊讶中认识到化学世界的神奇、科学技术的伟大。所以在教学中,教师要注重创造这种想问不成,想答而不能的情境,引起学生思维,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学习动机,启迪学生智力活动的情境。 课题《中学化学教科收插图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》(一)
评论